鞋垫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

2025-09-30

鞋垫是置于鞋内的足部支撑与舒适辅助用品,多采用棉质、海绵、乳胶、记忆棉、硅胶等材质制成,兼具吸湿透气、减震缓冲、矫正足型等功能,按用途可分为日常休闲鞋垫、运动减震鞋垫、保暖鞋垫等,是提升穿鞋舒适度、保护足部健康的常见单品。对鞋垫开展检测意义关键,检测项目涵盖材质安全性(甲醛含量、重金属迁移、禁用偶氮染料)、卫生性能(吸湿透气性、抗菌性、异味)、物理性能(耐磨性、回弹性能、抗压缩变形)及有害物质(如乳胶鞋垫的挥发性有机物、化学胶粘剂残留)等。生产中若材质劣质,易导致足部闷热滋生细菌,有害物质残留可能刺激皮肤;回弹或耐磨性能差则影响使用体验。依据鞋用辅件相关标准检测,既能保障消费者足部健康与使用舒适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鞋垫行业在功能设计与安全品质间实现平衡。国研检测可提供鞋垫检测。




鞋垫检测报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类:

物理性能检测

耐磨性:测试鞋垫材料在长期使用中的抗磨损能力,确保其表面不易过度磨损影响使用性能。

缝合强度:检查鞋垫的缝合部位是否牢固,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线、开裂等问题。

吸水率与解吸率:评估鞋垫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能力,影响其透气性和舒适性。

静摩擦力:测量鞋垫与鞋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,确保行走时鞋垫不易滑动。

尺寸稳定性:检测鞋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(如温度、湿度变化)的尺寸变化情况,保证其与鞋子的适配性。

化学性能检测

水溶物含量:检测鞋垫材料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含量,避免有害物质释放影响健康。

重金属含量:检查鞋垫中是否含有超标重金属(如铅、汞、镉等),确保符合安全标准。

色牢度:测试鞋垫颜色的稳定性,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褪色或染色其他物品。

耐汗性:模拟人体出汗环境,检测鞋垫对汗液的耐受性,避免因汗液侵蚀导致性能下降。

功能性能检测

减震性能:评估鞋垫对足部冲击力的缓冲效果,减轻行走或运动时的疲劳感。

抗菌防臭性能:检测鞋垫对常见细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)的抑制能力,以及对异味的消除效果。

远红外发射率:对于远红外鞋垫,检测其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,评估其保健功能的有效性。

磁疗性能:针对磁疗鞋垫,检测其磁场强度和均匀性,确保磁疗效果符合宣称。

安全性检测

微生物检测:检查鞋垫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含量,确保无有害微生物滋生。

皮肤刺激性/致敏性测试: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细胞测试,评估鞋垫材料与皮肤接触时是否会引起过敏或刺激反应。

生物相容性测试:对于具有特殊功能(如医疗保健)的鞋垫,可能需要进行更严格的生物相容性检测,确保对人体无害。


以上检测项目可根据鞋垫的具体类型(如普通鞋垫、保健鞋垫、运动鞋垫等)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。


鞋垫相关检测标准

GB/T 43549-2023《鞋类 鞋垫试验方法 静态压缩变形》

GB/T 3903.30-2015《鞋类 外底、内底、衬里和内垫试验 水溶物含量》

GB/T 3903.33-2008《鞋类 内底和内垫试验 吸水率和解吸率》

GB/T 3903.37-2008《鞋类 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 静摩擦力》

GB/T 3903.42-2008《鞋类 帮面、衬里和内垫试验 颜色迁移性》

GB/T 3903.43-2008《鞋类 帮面、衬里和内垫试验 缝合强度》

HG/T 4807-2015《胶鞋内底、衬里及鞋垫试验方法 抗汗性》

QB/T 5191-2017《鞋垫》

GB 18401-2010《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》

QB/T 2881-2013《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性能技术条件》




检测申请流程
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





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