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龙茶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

2025-09-28

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,经萎凋、做青、杀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艺制成,因茶汤醇厚甘滑、香气馥郁(如兰花香、果香),且富含茶多酚、咖啡碱等成分,常见品种有铁观音、武夷岩茶、凤凰单丛等,是国内外备受青睐的特色茶类。对乌龙茶开展检测意义重大,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(如有机氯、拟除虫菊酯类)、重金属(铅、砷、镉)含量、水分与灰分(影响存储及纯净度)、感官品质(外形、汤色、香气、滋味)、污染物(稀土元素、霉菌毒素)及特征性成分(茶多酚、儿茶素含量)等。种植中过量用农药易致农残超标,加工烘焙不当可能产生有害物质,土壤污染会引发重金属蓄积。依据《乌龙茶》国家标准严格检测,既能筛选安全优质的乌龙茶,保障消费者饮用安全与品饮体验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乌龙茶产业向标准化、高品质方向发展。国研检测可提供乌龙茶检测。



乌龙茶检测报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类:

理化检测

感官检测:包括外形、色泽、香气、滋味、叶底等,通过专业审评人员的感官判断茶叶的品质特征。

水分含量:检测茶叶的含水量,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可能影响茶叶的保存和品质。

灰分:测定茶叶中无机物的含量,反映茶叶的纯净度。

水浸出物:衡量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,与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相关。

茶多酚、儿茶素、茶氨酸等成分检测:这些是乌龙茶的重要品质指标,反映茶叶的抗氧化性和风味特征。

卫生安全检测

重金属检测:如铅、镉、汞、砷等,确保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(GB 2762)。

农药残留检测:检测茶叶中是否含有禁用或超标的农药残留,如草甘膦、吡虫啉、联苯菊酯等(依据GB 2763)。

微生物检测:包括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霉菌等,评估茶叶的卫生状况。

标签及净含量检测

标签信息:检查产品标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,包括产品名称、产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成分表等信息的准确性。

净含量检测:确保产品实际净含量与标注相符,避免缺斤少两。

其他专项检测(根据需求)

有机认证检测:若为有机乌龙茶,需检测是否符合有机生产标准,包括禁用物质检测等。

地理标志产品检测:对于特定产地的乌龙茶(如安溪铁观音、武夷岩茶等),可能需检测产地特征成分或工艺指标,以证明其真实性。


以上检测项目可根据具体需求和检测目的进行选择




相关检测标准

GB/T 30357.1-2013乌龙茶1 部分:基本要求

GB/T 30357.2-2013乌龙茶2 部分:铁观音

GB/T 30357.4-2015乌龙茶4 部分:水仙

GB/T 30357.5-2015乌龙茶5 部分:肉桂

GB/T 35863-2018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

GB 2762-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

GB 2763-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

GB 7101-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

GB/T 8302-2013取样

GB/T 8303-2013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

GB/T 8305-2013水浸出物测定

GB/T 8306-2013总灰分测定

GB/T 23776-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

ISO 20716:2022Oolong tea — Defini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


标准选用建议

安全检测:必须执行 GB 2762-2017、GB 2763-2021、GB 7101-2022,涵盖重金属、农药残留及微生物指标。

品质检测:国内生产销售可依据 GB/T 30357 系列标准,涵盖铁观音、水仙、肉桂等品类的感官与理化指标。

出口贸易:建议同时参考 ISO 20716:2022,确保国际市场准入要求。 方法标准:采样、制样、水浸出物、灰分及感官审评等项目,按对应 GB/T 8302-2013、GB/T 8303-2013、GB/T 8305-2013、GB/T 8306-2013、GB/T 23776-2018 执行。




检测申请流程
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









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