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水是由色料(染料或颜料)、溶剂(水、有机溶剂等)、助剂(保湿剂、稳定剂等)混合制成的有色流体,按用途可分为书写墨水(如钢笔墨水)、打印墨水(如喷墨打印机墨水)、工业墨水(如印刷墨水)等,核心功能是在纸张、织物、塑料等载体上留下持久色彩或信息,广泛应用于办公、印刷、文创等领域。对墨水开展检测意义关键,检测项目涵盖有害物质(重金属含量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、苯类溶剂残留)、色牢度(耐水、耐光、耐摩擦,避免褪色晕染)、流畅度(书写 / 打印是否断墨)、安全性(如儿童用墨水的无毒认证)及稳定性(储存时是否分层变质)等。生产中若有害物质超标,长期接触会危害健康;色牢度差则影响使用效果。依据墨水相关行业标准检测,既能保障使用者安全与使用体验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墨水行业在功能与安全标准间实现平衡。国研检测可提供墨水检测。
墨水检测报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类:
基本理化指标
密度:衡量墨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,影响印刷覆盖力。
粘度:反映墨水流动性,直接影响印刷或书写时的流平性和稳定性。
表面张力:影响墨水与承印物的润湿性和墨滴形成。
粒度分布:分析墨水中固体颗粒大小,关乎打印清晰度和流畅性。
pH值:评估酸碱度,确保与纸张或其他基材兼容。
墨滴性能
墨滴形貌:观察墨滴形状是否规则,影响印刷图案的清晰度。
墨滴体积:控制墨滴大小,保证色彩均匀性和分辨率。
墨滴速度:影响喷墨打印的效率和稳定性。
润湿性:墨滴在承印物表面的铺展能力,影响附着效果。
流动性和稳定性
外观:检查墨水是否均匀,有无杂质或沉淀。
固含量:反映墨水中有效成分的比例,影响发色强度。
耐久性:测试墨水在长期储存或使用后的性能变化。
发色性能
发色效果:评估墨水在不同基材上的显色效果。
色差:对比不同批次墨水或与标准色样的颜色差异。
高温适应性:检测墨水在高温烧制或使用环境下的颜色稳定性。
安全与环保性能
有害物质检测:检查是否含有苯、甲苯、甲醛等有害成分,符合相关安全标准。
可迁移元素含量:对于学生用品墨水,需检测铅、镉、汞等元素的迁移量。
不同类型的墨水(如陶瓷墨水、油墨、中性笔墨水等)可能在具体检测项目上有所侧重,例如陶瓷墨水更关注高温发色和与坯体的适应性,而中性笔墨水则侧重书写性能和耐水性等。
相关检测标准
GB/T 34851-2017文房四宝墨汁
QB/T 1745-2020书写墨水
QB/T 4168-2011微孔笔用墨水
QB/T 4169-2023记号笔用墨水
QB/T 4429-2012软笔用墨水
QB/T 4430-2012水性圆珠笔用墨水
QB/T 4431-2012油漆笔用墨水
QB/T 2730.2-2013水基喷绘墨
QB/T 4578-2013溶剂基喷绘墨水
ISO 2846-3:2017印刷技术印刷油墨与连接料第 3 部分:喷墨印刷墨水
GB/T 26714-2011油墨黏度检验方法
GB/T 14624.1油墨颜色检验方法
GB 15979-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/T 23986-2009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
ISO 105-B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:氙弧灯
ASTM D4236-16艺术材料毒性标识标准
EN 71-3:2019玩具安全第 3 部分:特定元素的迁移
ISO 22754:2008纸浆和纸有效残余墨汁浓度(ERIC 值)的测定
标准选用建议
安全检测:儿童用墨水必须符合 EN 71-3:2019;一次性卫生用品类墨水须执行 GB 15979-2002。
性能检测:书写墨水按 QB/T 1745-2020;记号笔、微孔笔、软笔等专用墨水按对应 QB/T 标准执行。
出口贸易:喷墨墨水建议参考 ISO 2846-3:2017;艺术材料类可参照 ASTM D4236-16。
方法标准:粘度、颜色、耐磨、耐光等检测,按对应国标或国际方法标准操作,确保结果可比性。
检测申请流程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