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巾是由非织造布(如无纺布)作为载体,浸渍纯化水、清洁剂、保湿剂等成分制成的一次性清洁用品,按用途可分为婴儿湿巾、成人清洁湿巾、消毒湿巾等,具有便携、即用即弃的特点,广泛用于日常清洁、手部消毒、皮肤护理等场景。对湿巾开展检测意义重大,检测项目涵盖微生物指标(菌落总数、大肠杆菌、致病菌)、pH 值(避免刺激皮肤)、有害物质(甲醛、重金属、荧光增白剂)、有效成分含量(消毒湿巾的杀菌成分)及皮肤刺激性等。生产中若原料卫生不达标易滋生细菌,添加剂过量会引发皮肤红肿、过敏,消毒成分不足则无法实现杀菌效果。依据标准检测,既能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,尤其保护婴儿等敏感人群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湿巾行业在功能与安全标准间实现平衡。
湿巾检测报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类:
感官性状
外观应整洁,无掉毛、掉屑现象,无异常气味与异物。
理化指标
pH值:需符合产品标签标注范围,一般在3.5-8.5之间。
含液量:液体与载体的重量比值≥1.7(木浆复合布及木浆纸类除外)。
重金属含量:铅、砷、汞等重金属含量需符合国家标准,如铅≤10mg/kg、砷≤2.0mg/kg、汞≤1.0mg/kg。
可迁移荧光增白剂:不得检出。
甲醛含量:≤75.0mg/kg。
微生物指标
细菌菌落总数:≤200cfu/g(普通湿巾)、≤20cfu/g(消毒湿巾)。
大肠菌群、铜绿假单胞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:均不应检出。
真菌菌落总数:≤100cfu/g。
功能性指标
杀菌/抑菌性能:若标注有杀菌或抑菌功能,需通过相应试验验证效果。
稳定性:有效期≥1年,有效期内含液量、有效成分含量及杀菌/抑菌性能需保持稳定。
安全性指标
毒理学试验:首次上市或原材料、工艺变更时,需进行急性经口毒性、皮肤刺激、致突变等试验。
包装密封性:包装应密封,无漏液、漏气或破损。
不同类型的湿巾(如消毒湿巾、婴童湿巾、普通湿巾)在具体检测项目和标准要求上可能存在差异,建议根据产品类型和适用标准(如GB/T 27728、GB 15979等)进一步确认。
相关检测标准
GB/T 27728.1-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第 1 部分:通用要求
GB/T 27728.2-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第 2 部分:婴童湿巾专用要求
GB/T 27728.3-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第 3 部分:消毒湿巾专用要求
GB 15979-202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CCGF 301.3-2015湿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
执行建议
日常生产检验:按产品类型执行 GB/T 27728.1-2024 并补充对应第 2 或第 3 部分专用要求。
安全底线:必须满足 GB 15979-2024 的强制性卫生指标。
监督抽查:按 CCGF 301.3-2015 进行抽样与判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。
出口贸易:除满足中国国标外,还需关注目标市场法规(如欧盟 REACH、美国 FDA 等),并补充相关检测项目。
检测申请流程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