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茶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

2025-09-16

绿茶是茶树鲜叶经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不发酵茶类,茶汤呈嫩绿或黄绿色,滋味鲜爽回甘,富含茶多酚、儿茶素、维生素 C 等营养成分,常见品种有龙井、碧螺春、黄山毛峰等,是全球广受欢迎的茶类之一。对绿茶开展检测意义重大,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(如有机磷、菊酯类)、重金属(铅、镉、砷)含量、水分含量(影响存储与品质)、灰分(判断纯净度)、感官品质(外形、汤色、香气、滋味)及污染物(如霉菌毒素、稀土元素)等。种植中过量使用农药易致农残超标,加工存储不当可能滋生霉菌,土壤污染则会引发重金属蓄积。依据《绿茶》国家标准严格检测,既能筛选出安全优质的绿茶,保障消费者饮用安全与品饮体验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绿茶产业向标准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国研检测可提供绿茶检测。



绿茶检测报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类:

感官品质检测

外形:形状、色泽、整碎度、净度等。

香气:清香、栗香、花香等香气的纯正度、浓郁度。

滋味:鲜爽、醇厚、回甘等口感,以及是否有苦涩、异味。

汤色:黄绿、绿黄、浅绿等颜色,要求清澈明亮,无混浊、沉淀。

理化成分检测

水分:检测茶叶含水量,过高易变质。

总灰分:反映矿物质等无机成分含量。

粉末、碎茶含量:衡量加工和运输中的破碎程度。

水浸出物:体现可溶性物质含量,与滋味、香气相关。

粗纤维:影响口感和品质。

茶多酚、儿茶素:抗氧化成分,影响口感和保健价值。

咖啡因:检测含量是否超标。

农药残留检测

禁用农药:如胺苯磺隆、巴毒磷等,不得检出。

限用农药:如百菌清、吡虫啉等,需符合最大残留限量标准。

重金属及营养元素检测

重金属:铅、镉、汞、铬、砷等,超标危害健康。

营养元素:钾、钙、镁、铁、锌等,体现营养价值。

稀土:检测含量是否超标。

微生物指标检测

菌落总数:反映微生物污染程度。

大肠菌群、大肠杆菌:判断是否受粪便污染。

霉菌与酵母菌:影响品质和保质期。

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:致病菌,需严格控制。

其他检测

净含量:实际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。

预包装食品标签:检查产品名称、配料表、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合规。

不同检测场景(如生产许可、监督抽检、出口等)的项目可能有所差异,具体需根据实际需求和标准要求确定。



相关检测标准

GB/T 14456.1-2017绿茶 1 部分:基本要求

GB/T 14456.2-2018绿茶 2 部分:大叶种绿茶

GB/T 14456.3-2016绿茶 3 部分:中小叶种绿茶

GB 31608-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

GB 2762-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

GB 2763-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

GB 5009.3-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

GB 5009.4-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

GB/T 8302-2013茶 取样

GB/T 8305-2013茶 水浸出物测定

GB/T 8311-2013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测定




检测申请流程
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



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