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植物种子中压榨提取的木本植物油,富含不饱和脂肪酸(如油酸)、维生素 E 及茶多酚,兼具食用价值(用于烹饪)与护肤价值(用于基础护理),因天然健康属性被称为 “东方橄榄油”。对山茶油开展检测意义重大,检测项目涵盖酸值、过氧化值(判断氧化程度)、重金属(铅、砷)含量、农药残留(如有机磷类)、溶剂残留(针对浸出工艺)及掺假鉴别(是否混入廉价油脂)等。生产中若原料霉变、压榨工艺不规范,易导致酸值超标、产生有害物质;非法掺假则会降低营养价值。食用不合格山茶油可能引发肠胃不适,长期摄入还会危害健康。依据国家标准严格检测,既能筛选出安全优质的山茶油,保障消费者饮食与使用安全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山茶油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山茶油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常规质量指标
色泽与透明度:优质山茶油应为淡黄色至橙黄色,澄清透明,无杂质。
气味与滋味:具有山茶油特有的清香,无异味。
水分及挥发物:含量需符合标准(如≤0.10%),过高可能影响品质稳定性。
酸价:反映油脂酸败程度,国标要求≤2.0mg/g,优质产品通常更低。
过氧化值:衡量油脂氧化程度,国标≤0.25g/100g,数值越低越新鲜。
相对密度:标准范围为0.912-0.922,用于判断油品纯度。
安全性指标
重金属:如铅、砷等,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铅≤0.08mg/kg)。
真菌毒素:黄曲霉毒素B1≤10μg/kg,优质产品常未检出。
农药残留:检测敌草快、百草枯等常见农药残留,需符合国家标准。
塑化剂:如邻苯二甲酸酯类,需符合限量要求。
苯并芘:致癌物,国标≤10μg/kg,优质产品通常远低于此值。
营养成分与特征指标
脂肪酸组成:油酸含量通常在68%-87%,亚油酸、亚麻酸等比例需符合标准。
维生素E与角鲨烯:抗氧化成分,含量越高越有益健康。
皂化值与碘值:反映油脂的化学性质,用于判断油品纯度和质量。
真实性检测
茶籽油纯度试验:通过气相色谱等方法检测是否掺杂其他油脂。
甾醇指纹图谱:山茶油特有的甾醇峰比例可作为真实性判定依据。
检测标准
GB 11765-2018《油茶籽油》
GB 2716-2018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》
GB 2760-202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
GB 2763-202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
GB/T 5009.37-2003《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》
GB/T 5009.82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 A、D、E 的测定》
GB/T 5524-2008《动植物油脂 扦样》
GB/T 5525-2008《植物油脂 透明度、气味、滋味鉴定法》
GB/T 5526-2024《动植物油脂 相对密度的测定》
GB/T 5527-2010《动植物油脂 折光指数的测定》
GB/T 5528-2010《动植物油脂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》
GB/T 5529-2018《动植物油脂 杂质含量的测定》
GB/T 5530-2018《动植物油脂 酸值和酸度测定》
GB/T 5531-2008《粮油检验 植物油脂加热试验》
GB/T 5532-2008《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》
GB/T 5534-2008《动植物油脂 皂化值的测定》
GB/T 5535.1-2008《动植物油脂 不皂化物测定 第 1 部分:乙醚提取法》
GB/T 5535.2-2008《动植物油脂 不皂化物测定 第 2 部分:己烷提取法》
GB/T 5538-2024《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测定》
T/CNSS 027-2024《山茶油》
检测申请流程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