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线检测是指对以羊毛、羊绒、化纤等为原料制成的纺织线材,通过专业技术手段检验其材质安全性、物理性能及工艺品质的过程,涵盖纤维成分、甲醛残留、pH 值、色牢度、断裂强度、起球性等项目。作为用于编织衣物、围巾等贴身用品的材料,其质量直接关系皮肤健康与使用体验。生产中若原料混纺比例不实(如以化纤冒充羊毛)会影响保暖性与舒适度;染色工艺不当可能导致甲醛超标或掉色(沾染皮肤);纤维强度不足则易断裂,影响成品耐用性。检测需依据标准,严格把控成分真实性与安全指标。这不仅能避免劣质毛线引发皮肤过敏,保障穿着安全,也能规范市场,推动毛线行业在材质诚信与工艺品质间平衡,维护消费者知情权。国研检测可提供毛线检测。
毛线检测项目
物理性能检测
纤维细度:测量纤维的粗细程度,影响毛线的柔软度和织物的质感。
纤维长度:确定纤维的长度,对毛线的强度和耐用性有重要影响。
纱线支数:表示纱线的粗细,支数越高,纱线越细,织物越轻薄。
捻度:指纱线的捻合程度,影响毛线的强度、耐磨性和手感。
拉伸强力:测试毛线在拉伸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,反映其强度和耐用性。
撕破强力:检测毛线在受到撕裂力时的抵抗能力。
耐磨性能:评估毛线在摩擦过程中的磨损程度,影响织物的使用寿命。
抗起毛起球性:测试毛线在使用过程中表面起毛起球的情况,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。
化学性能检测
甲醛含量:检测毛线中游离甲醛的含量,过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pH值:测量毛线的酸碱度,过酸或过碱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。
禁用偶氮染料:检测毛线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偶氮染料。
重金属含量:检测铅、汞、镉等重金属在毛线中的含量,防止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色牢度检测
耐洗色牢度:检测毛线在水洗过程中颜色的牢固程度,防止掉色。
耐摩擦色牢度:包括干摩擦和湿摩擦色牢度,测试毛线在摩擦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情况。
耐干洗色牢度:如果毛线适用于干洗,检测干洗时颜色的牢固性。
耐水色牢度:检测毛线遇水时颜色是否会渗出或掉色。
耐汗渍色牢度:对于可能与汗液接触的毛线,检测其耐汗渍的色牢度。
耐唾液色牢度:对于婴儿用品等可能与唾液接触的毛线,检测其耐唾液的色牢度。
尺寸稳定性检测
水洗尺寸稳定性:检测毛线经过水洗后的尺寸变化情况,如是否缩水等。
干洗尺寸稳定性:若毛线适用于干洗,检测干洗后的尺寸变化。
蒸汽尺寸稳定性:检测毛线在蒸汽处理后的尺寸变化情况。
其他检测项目
纤维成分分析:确定毛线中所含纤维的种类,如棉、麻、毛、丝、涤纶、氨纶等纤维的定性与定量分析。
回潮率:反映毛线中所含水分的比率,影响其重量、手感等性能。
含油率:检测毛线中油脂的含量,影响其手感和加工性能。
气味检测:评估毛线是否有异味,如甲醛味、霉味等。
毛线检测标准
GB 18401-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
GB 31701-2015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
GB/T 29862-201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
GB/T 5296.4-2012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:纺织品和服装
FZ/T 70001-2015 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
FZ/T 20015.6-2015 毛纺产品分类、命名及编号 绒线
FZ/T 71001-2015 精梳毛针织绒线
FZ/T 71002-2015 粗梳毛针织绒线
FZ/T 71004-2015 精梳编结绒线
FZ/T 71006-2009 羊绒针织绒线
FZ/T 71007-2017 粗梳牦牛绒针织绒线
FZ/T 22015-2017 马海毛拉毛纱
FZ/T 22016-2019 喷毛纱
FZ/T 22020-2024 貉子绒针织绒线
DB13/T 2819-2018 貉子绒编结绒线技术要求
T/IMAS 058-2023 骆驼绒针织绒线
检测申请流程:
1、项目申请——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。
2、资料准备——根据检测要求,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。
3、产品测试——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。
4、编制报告——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,编写报告。
5、递交审核——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。
6、签发证书——审核无误后,出具证书。